海关总署近日公布我国最新的外贸数据,3月复工复产以来全国经济彰显韧性,恢复增长。虽然难以判断欧美等国的疫情何时结束,它们的经济何时重启,但今年3月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0.8%,降幅已经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进出口在二季度大概率将迎来增长。
为什么做出这一判断?我们的复工复产与新冠疫情在世界的大流行刚好有一个时间差,如果预测欧美等国4月下旬,最晚5月开始复工复产,这就需要进口。在家宅了两三个月的人,到时需要消费,海运那时也会恢复。复工复产有一个过程,就像中国一季度的进口下降0.7%,但其中3月因为复工复产进口增长了2.4%一样。因此,中国的出口形势在二季度会逐渐向好,当然高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二季度的进口会继续维持增长势头,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复工复产的下一个阶段,即正常生产。生产的时候,需要大宗商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等。还有,受疫情冲击,我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下降比较快,但电子产品的未来需求非常大,而中国的复工复产又比其他国家早,电子产品这一块的出口空间也会比较大。另外,欧美国家也在准备刺激经济、恢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在西方的复工复产中将会成为就业的亮点、拉动经济的增长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恐怕是最困难的,第二季度将是恢复性的。贸易是经济的风向标,就有点像股市:金融出问题,股市先收缩;经济出问题,贸易先收缩。因此中国经济下半年会企稳回升,那么作为鸭先知的贸易将发挥引领作用,进出口数据会更好。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做好准备。我们复工复产比其他国家早,就像中国现在进口正增长,出口负增长的规律一样,等到其他国家需要复工复产的时候,就需要大量进口。为此,我们要做好准备,目前一些订单被暂时搁置是没办法的,但它们还会回来。订单想去其他国家,没那么容易。
二是要经略周边。这个周边,指的是大周边,包括东盟、中亚、俄罗斯、南亚、东北亚等。我国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我国对东盟、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6.1%和5.7%。从目前的疫情控制情况来看,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北亚国家做得相对较好,这样的话,亚洲经济尽快恢复的希望相对比较大,我国经济未来的第一大增长地区即在亚洲。
在疫情冲击下,全球化不会走到去全球化的那一面,而是会更趋于区域化。也就是说,新冠疫情将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分配进一步呈现为区域化。在亚洲,区域化的结果就是两大产业将会做大。第一是制造业中的汽车制造。汽车业原本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但受冲击最大的产业恰恰就是复苏最快的产业。第二是半导体产业。它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但可能将是反弹快的。不管是汽车业还是半导体业,中国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
我们要用好中欧班列,这是中国跟俄罗斯、中亚和欧洲国家陆上往来的亮点。当国际间海运、空运受到疫情影响呈现明显下滑态势时,中欧班列的班次反而逆势上升。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同比增长15%,有力保障了疫情时期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还有中美。中美间要尽力推进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争取第二阶段贸易协议。也要关注与欧盟的双边投资谈判协定,这是预计今年将完成的,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可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全盘考虑中国外贸的发展。短期确保自己的生存,争取追回订单;中期经略周边,搞好与亚洲其他国家间贸易;长期是关注美国和欧洲。与此同时,外贸企业要抓紧实现产业转型,没有转型就没有生存空间,尽快跟上全球化中数字化、互联化和自动化这三大趋势。还有,抓好服务贸易,未来服务贸易会是亮点。(作者:陈凤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
今年1月,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我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交通阻断及人流限制措施,这也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