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联系我们> 正文

平台经济就业稳定器作用大

2020-04-17 11:23·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分享至:
作者:罗浩

过去几年中,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对我国就业增长贡献巨大。平台经济带动出现的新就业形态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增加了劳动者收入,提升了就业质量。此次新冠疫情中,各类平台企业作用凸显,为稳定群众生活、支持疫情防控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统筹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平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可以在助力复工复产复业,恢复社会生活秩序,特别是“稳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平台能够精准对接供求双方,有助于提振消费需求。大部分平台的业务是满足消费者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可以实现产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高效配置各类生活资料。在几类重要平台中,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我国商品零售销售重要渠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以外卖送餐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更是促进了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在疫情封闭期间,以外卖送餐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订单大增,消费者需求加速向线上转移,预计该趋势在疫情结束后还将延续。在疫情逐步控制阶段,各类平台启动如“无接触配送”等各项积极举措,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回升,稳定市场情绪和秩序。

平台上各类参与者构成大规模网络化、生态化体系,有助于支持社会经济恢复。平台经济以平台为交易核心,形成所有参与成员互相连接的多边生态价值网络。例如,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点评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1960万个,其中线上服务产品交易型就业机会1277万个,商户展示关联就业机会407.4万个,形成了丰富的就业生态。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除司机、代驾两个职业产生就业机会1194.3万个外,还间接带动了汽车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就业机会631.7万个。此次疫情中,各家平台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为商户解难纾困,对整个生态体系中参与成员提供帮助。多家本地服务平台、电商平台向平台商家推出金融支持、物流补贴、费用减免和技术开放等措施。与政府的减税降费等各类支持性政策相比,平台对商户的费用减免和帮扶措施到达商户时间更短、更精准,并能惠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交易方。

平台成为吸纳大量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可以精准服务受疫情影响群体。平台创造就业规模大,就业门槛较低、进出自由,最近几年已经成为吸纳大量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此次疫情中,生活服务业从业者、个体工商户等受影响严重。平台可以为各类群体提供灵活就业与长期就业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其个人收入延续。各类平台都出台了大量稳定就业的措施,包括灵活用工模式,向其他行业待岗员工提供短期工作岗位、对快递人员提供揽收补贴等。数据显示,美团平台在疫情期间已新招聘7.5万个外卖骑手,其中37.6%来自餐饮等生活服务业,27.2%来自制造业企业,13.8%来自小微创业者。就业是最有效的扶贫,平台还开展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服务。美团外卖骑手中,有数十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平台为建档立卡贫困的骑手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绿色通道,实现精准就业扶贫。

平台经济带动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服务经济效率,改善公共治理能力。疫情促使一些行业和领域线下业务向线上转移加快,数字化程度和数字化能力提高。生活服务、在线教育、线上问诊、远程办公、生鲜电商等新业态迎来新发展机遇,未来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疫情期间,有大型本地生活服务业平台推出“商家上线绿色通道”等一揽子扶持举措,用数字化帮助餐饮商家打开线上渠道,提升复工率,也有平台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从就业机会到就业培训的全方位助力。通过平台数据汇集与分析,可以帮助解决不确定情形下公共治理的决策难题,让政府管理更能做出适应性而非“一刀切”的决策方案。

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应大力推动平台经济发展,提升平台经济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战略价值。(作者:张成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北京日报)